大明王朝历代皇帝,把他们的名字连起来看,会发现一个神奇的组合


草根皇帝,改换名字

元朝末年,由于蒙古统治者的残暴不仁,各路起义军纷纷揭竿而起。而正所谓时势造英雄,朱元璋正是在这样的乱世中投身到反元义军当中。后来成为开国皇帝的朱元璋出身低贱,农户出身的父母还在饥荒中早早饿死了。

为了苟全性命,草根出身的朱元璋在父母双亡后甚至不得不出家当了和尚,靠着一边化缘一边乞讨才勉强活了下来。等到成年后,忍无可忍的朱元璋终于决定加入义军,一起反抗元朝的残暴统治。

就这样,草根出身的朱元璋半推半就地加入到义军中,并逐渐依靠自己的才能崭露头角,慢慢打拼出一番事业。而“朱元璋”其实并不是他的本名。原来按照元朝对平民百姓的管理规定,南方的汉人处于身份最低的一级,如果没有担任官职,就只能以父母年龄相加或者出生的日期来取一个数字代号作为名字。

因此,朱元璋的本名叫朱八八或者说朱重八,因为朱元璋生于八月初八。加入义军之后,朱元璋都是以这个名字来代指自己。直到有一天,总算在义军中闯出一片天地的朱元璋决定要改一个文雅的名字。

于是,在经过一番仔细思考后,“朱元璋”这个名字横空出世,代替了“朱八八”。朱元璋改这个名字的目的也很清楚,所谓“朱元璋”就是“诛元璋”,而“璋”则是一种利器,由此可见朱元璋是希望自己成为一把诛灭元朝的利器。

经过多年来的血战后,朱元璋最终笑到最后,一举驱逐了蒙古统治者,开创了明朝。而在朱元璋这个草根皇帝的心里,难免会觉得改换名字的确帮到了自己,由此打起了要给自己的子孙后代安排取名规则的主意。

取名规则,五行相生

在传统文化的视角里,取名字的确是一件不得不深思熟虑的大事,即便是贵为皇帝的朱元璋在确定取名规则时也是慎之又慎。已经贵为皇帝的朱元璋自然不可能会采用元朝给平民百姓制定的那种简单粗暴的方法,而是别出心裁地想到了五行学说。

作为一门源远流长的传统学说,五行学说受到了历代古人的推崇和应用。而在记录五行学说的《春秋繁露·五行之义》里这样记载道:“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此其父子也。”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五行相生。

崇尚五行学说的朱元璋自然对五行相生的说法深信不疑,因此把这个说法定为主要的取名规则。也就是说,朱元璋给子孙后代定下了以“姓氏+族辈+五行相生字”这样的模式取名。从朱元璋的儿子要用含“木”的偏旁开始算起,子子孙孙依次按照五行相生来取名。朱元璋相信,这样就可以使得大明王朝的国运生生不息,千秋万代。

如此一来,我们把明朝16位皇帝的名字一一列出就会发现一个神奇的组合,他们的名字里都有以五行之一为偏旁的字眼,单单通过名字,我们就可以大致推断他们的关系。明朝16位皇帝的名字分别是:朱元璋、朱允炆、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朱祁钰、朱见深、朱佑樘、朱厚照、朱厚熜、朱载垕、朱翊钧、朱常洛、朱由校、朱由检。

根据五行相生的顺序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猜到,朱棣是朱元璋的儿子,而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孙子。而朱祁镇、朱祁钰则是兄弟,都是朱瞻基的儿子。类似的,朱由校、朱由检也是兄弟,都是朱常洛的儿子。

宗室众多,大量生字

有意思的是,由于朱元璋定下的取名规则成为定规,没有人敢予以更改。这样一来,不仅明朝的历代皇帝,包括数量众多的宗室王爷在取名字的时候,都不得不按照五行相生来取名。长期以往,就出现了令人感到尴尬的局面。

由于以五行作为偏旁的字毕竟是有限的,而宗室子弟在世代传承中则日益发展壮大,最终导致已有的字根本满足不了需求,但是朱元璋定下的规矩又是无法更改的。无奈之下,明朝的宗室子弟只能引经据典来查找生僻字,甚至于不得不自行生造新字来解决取名的难题。

如此一来,明朝宗室子弟的名字就出现了大量的生僻字,比如:朱在钠、朱公锡、朱慎镭、朱均钚、朱奉镅等等。而有意思的是,这些除了作为名字没有任何别的意思的生僻字最终发挥出了意想不到的新作用。

几百年后,西方的科学技术传入中国,这就需要有人把西方的文字翻译成汉字。在这种情况下,负责翻译元素周期表的徐寿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字来翻译金属元素,而许多原本只属于明朝宗室名字的生僻字被徐寿发现,由此被拿来命名元素,算是发挥了一点新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