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下午,象山县游仙路附近海滩上演惊险一幕。一名17岁女孩下海嬉戏时,不慎被海浪卷走。所幸救援人员与热心游客、渔民及时出手,女孩成功获救。
救援现场。通讯员供图
当救援人员抵达时,被困女孩与其阿姨正蜷缩在海岸另一侧的礁石上。考虑到此地礁石密布且水位较浅,救援舟艇难以靠近。救援人员只得乘坐救生圈划向女孩。所幸女孩身体并未受伤,在穿戴好救援装备后,约10分钟女孩便成功回到岸边。
事后,救援人员得知,事发时女孩携救生圈在海中戏水,不知不觉中,海水从原本涌向岸边转为退回大海,女孩被海浪裹挟,越漂越远。
“最远漂到了30米开外。我本想把她拉回来,但海浪太急,没有成功。”女孩的阿姨朱女士心有余悸地说,好在其他戏水的游客和附近的渔民发现了这一险情,联手将两人推上了一旁的礁石。
去年7月,中国游客在日本海边戏水时被海浪卷走一事,便牵引着全国人民的心。无独有偶,今年3月,一名10岁男孩在海南省陵水县钓鱼时,同样被海浪卷走,直至次日才被人在三亚后海湾发现,所幸救援及时,生命并无大碍。
为何海浪频频“卷人”?这离不开名为“离岸流”的罪魁祸首。
离岸流示意图。国家应急管理部微信公众号
所谓离岸流,即海岸边一股狭窄而强劲的水流。它以垂直或接近垂直于海岸的方向朝大海流动,存在隐蔽性高、流速快和不可预见性等特点。一旦遇见,甚至可将强壮的游泳者迅速拽入深水,引发溺水。
如何识别离岸流。国家应急管理部微信公众号
“在海边游玩时,要仔细甄别,特别是要远离看起来和周围环境不一样的海流。”消防救援人员提醒,离岸流的含沙量较高,颜色可能不同于周边水体,有时候离岸流还有白色泡沫。
此外,低潮、大浪更容易产生离岸流。“去海滩前要查阅当地潮时和海浪预报。尽量不要在沙洲、缺口处戏水,这些地方往往是离岸流的高发地。”消防救援人员提醒,若在海中看到狭窄且浑浊的条状水流,也应尽量避开。
遇到离岸流怎么逃。国家应急管理部公众号
遇到离岸流,又该怎么办?消防救援人员提醒,当在浅水区察觉到离岸流时,可一步一步稳稳移动或侧身走出水流。若不慎陷入离岸流,千万不要想着直接游回岸边。正确的方法是迅速以平行于海岸的方向向两侧游,再借用两侧波浪的力量游回岸边。若遇到他人陷入离岸流,千万不要盲目跳水救人,应向海中抛出游泳圈等救生设备,再尽快联系救援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