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江苏实施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计划,从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到网络化连接,推动AI赋能制造业,进一步提升江苏制造竞争力。
在射阳的江苏明科精密橡胶科技有限公司洁净生产车间,机械手正将金属、塑料以及织物等材料与橡胶复合加工在一起,这种“橡胶原配件”为汽车、宇宙航空、数据存储、医疗电子等行业量身定制,过去采用人工操作,产品优良率低,耗材多。在建设智能工厂过程中,企业投资上亿元,建设万级、十万级洁净室,实现了温度湿度压力自动监控,机械手能完成不同材料的粘合密封,并能根据订单调整生产参数,使得量身定制也可以数字化生产。
江苏明科精密橡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廉说:“前几年我们就布局了智能制造这一块,现在已经产生效益了。整个生产效率提高了10%,成本降低了5%。今年,我们的订单比去年增长了12%,已经排到了年底。”
包括明科在内,今年全省1808家企业入选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这些企业的产品良率平均提升10.5%,运营成本平均下降36.1%,全员劳动生产率平均提升47.6%,智能制造典型场景数大都超过20个。
为推动制造业迈上新台阶,今年江苏省启动新一轮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联化联接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提升数字技术在工厂建设、研发设计、生产作业、经营管理和耗能等关键环节普及应用。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正实施智能工厂梯度建设行动,普及推广基础级智能工厂、规模推进先进级智能工厂,并将择优打造卓越级智能工厂、积极培育领航级智能工厂。
智改数转网联全面推进了江苏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建设,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创造了全省制造业营业收入的七成。工程机械龙头徐工集团依靠数字技术全面提升企业管理营销水平、产品实现智能化升级。
徐工起重机械事业部总经理助理吕金波说:“徐工正以智能化撬动产业链整体跃升,通过输出成熟标准、共享技术平台深化协同创新,构建起‘头部企业+生态伙伴’的智能新生态,智能工厂使徐工生产效率平均提升12%。”
中国信通院报告显示,江苏智能工厂的人均销售额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2倍,单位产品成本只有全国的九分之一,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明显优于全国及其他工业大省水平。
记者│俞海 康健 王鹏 供片台│徐州台 射阳台
来源: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