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展览、唐风探秘、考古研学、非遗展演……五一节期间,盐城市博物馆以“盐博芳华·唐风漫游”为主题,通过两大特展、五大主题板块、十余项沉浸式活动,为观众打造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
“五一”当天,盐博双展齐开。临展厅内,《穹顶下的银辉——奥地利古堡银器艺术展》令观众沉醉于欧洲贵族的饕餮盛宴,施瓦策瑙古堡的银器阵列如星河倾泻,茶壶鎏金錾刻的洛可可纹样与咖啡勺柄的家族徽章,诉说着欧洲贵族的生活美学。特展厅中,《神都风韵——洛阳唐三彩专题展》一派盛唐气象,洛阳唐三彩陶俑衣袂翩飞,骆驼载乐俑的驼铃仿佛仍在丝路回响。观众王女士感慨:“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如此精彩的两大展览,中西交融,美不胜收!”
盐博内广场上,“唐风古韵三彩情”主题快闪演艺吸引众人驻足观赏,在“盐渎百工图鉴”非遗互动雅集内,漆扇、香囊制作排起长队,文创生活馆外“盐博鲜花墙”更是成了观众们争相打卡的热点。
丰富的沉浸式体验活动中,最火爆的当属“盐引疑云Ⅲ·遥望长安”剧本探秘游。盐博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新升级的3.0版探秘包:“这次我们设计了水陆双栖探秘路线,1份探秘包串联起盐博展厅、串场河画舫游船、盐镇水街3大探秘实景,观众不仅能体验穿越千年探案的乐趣,还能在桨声灯影中感受唐代文人漫游意境。”参与者徐正意犹未尽:“刚在展厅破解了盐引文书,转眼又在画舫截获密信,这种时空穿越的探案体验太绝了!”
夜幕降临,盐博学术报告厅化身“文物剧场”,原创“盐系瑰宝”情景秀,通过盐博IP形象“盐小博”的奇幻梦境,让汉代铜镜、隋代青瓷、宋代玉带钩“活”起来。当欢乐的音乐响起,“文物”们与观众共舞。“如果历史课都能这样上就好了!”初中生张同学笑道,“这几件文物的名称、朝代以及背后的历史故事,我全都记住了!”
去不了现场怎么办?在“博物馆公开课”直播间里,云端讲座打破物理边界。盐博特邀原洛阳市考古研究院文博研究员程永建,为线上观众解读唐三彩背后的社会风貌、审美意趣,揭开唐代工匠的巧思技艺与中外文明的对话密码。盐博微短剧《盐税风云》在社交平台热播,以影视化叙事铺垫历史认知,为线下沉浸式剧本游注入知识厚度。
值得一提的是,假期里盐博还与盐城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联合推出“博物知盐城·文脉研学游”田野考古活动,让青少年研学从馆内走向户外。在“考古中国”的重要项目沙井头遗址,孩子们手持洛阳铲进行模拟发掘,土层中预埋的陶瓷残片逐一“出土”,令他们兴奋不已。回到盐博社教中心,“小小文物修复师们”在社教老师的指导下,抚平“文物”创伤,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文物修复工作的艰难,体会文化遗产的珍贵。
“未来,盐博将持续深化‘可带走的博物馆’理念,让历史记忆融入城市生活肌理,继续以创新之姿,讲述属于盐城这座城市文明的星辰大海。”该馆相关负责人说道。
江南时报记者 杨爽
盐城市博物馆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