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人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空中大动脉”贯通世界级石化园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7 08:11:00    

“空中大动脉”昼夜不息地输送工业气体、热力能源及原料油品。南方日报记者 吴东俊 摄

海域施工是项目中最艰巨的挑战。受访者供图

晨光破晓,一条钢铁巨龙在湛江东海岛的海天之间苏醒。蓝色廊架如坚韧脊梁,托举起五颜六色的工艺管道,从巴斯夫一体化基地延伸至中科炼化厂区,并辐射周边十余家上下游企业。

这条“空中大动脉”昼夜不息地输送工业气体、热力能源及原料油品,将原本孤立的工厂串联成高效协同的产业生态圈,绿色石化产业集群正沿着这条钢铁长廊加速崛起。

罗鑫 林日清 郑岚岚

打通园区能源脉络

园区内,宝武清能(广东)气体有限公司的巨大液氮储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作为湛江东海岛化工园区能源供应链的关键一环,这家专注于清洁能源的企业,正通过公共管廊将氧气、氮气、压缩空气等工业气体输送给巴斯夫等合作伙伴。

东海岛公共管廊项目全长15.83公里,犹如一条蜿蜒的巨龙贯穿整个园区,既是化工园区内供各地块的项目敷设架空工艺物料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和管道计量用数据通信光缆的公共通廊,也是石化产业园区内管道输送网络的大动脉。当前,公共管廊处于试运营阶段,已有14家企业提出76条管道敷设需求,其中46条管道已投入运行。

作为现代化的物流神经中枢,东海岛公共管廊承担着四大类管道的输送任务。其一,从公共罐区及码头架空敷设至各厂区,经海运进出的原料和产品管道;其二,连接产业项目间具有上下游关系的物料管道;其三,从氮气、压缩空气、氢气等气体项目所在地块敷设至相关用户厂区的工业气体管道;其四,将蒸汽、凝水、除盐水等从热源点输送至各用热单位的供热管道。

此前,宝武清能已建成一条长达21公里的氮气输送管线并实现通气,为合作企业的稳定生产提供了坚实支撑。随着巴斯夫配套工厂进入调试阶段,依托公共管廊敷设的氮气等管道的功能将进一步释放。

目前,东海岛公共管廊已实现全线贯通,有机串联起巴斯夫一体化基地、中科炼化项目、下游企业群、石油化工仓储区及公共码头。这一关键基础设施不仅实现了原料与公用工程物料直达用户,成为企业物料输入与产品输出的主干通道,更有力提升了东海岛石化产业园区的整体投资环境。

攻坚海陆施工难题

下午四点,正值退潮时分,滩涂被余晖染成一片金黄。另一旁,326根海上管廊立柱支撑起一座钢铁长廊,默默诉说着人类工程与海洋共生的壮阔故事。

东海岛公共管廊项目由中国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由12.64公里陆域段和3.19公里海域段组成。其海域段如一道跨海长虹,在浪潮中岿然屹立;陆域段则如精密的神经网络,沿港南大道东延线蜿蜒伸展,串联起整座产业园区的生命线。

海域施工是项目中最艰巨的挑战。面对汹涌的海况,建设项目团队创新提出“钢便桥+平台施工”方案。施工人员精准植入每一根钢管桩,通过一组组贝雷片组成一座长达3.2公里的临时钢结构,为作业团队筑起通道,在大海上累计完成吊装钢结构构件达10997吨,其中最大单体重达72吨。

陆域段同样考验非凡。在次管廊A东延线段,管廊桩基与输油、气管道最近处仅距4.5米,45米深的桩基施工犹如“针尖起舞”。项目团队采用“混凝土箱涵保护+增大桩基间距”的调整防护方案,如同为地下能源大动脉披上隐形铠甲,确保管廊建设与园区生产安全并行。

通过“每周调度+现场驻守”的双重保障机制,项目团队高效破解多项技术难题,不仅克服自然与环境的限制,更比原计划提前23天完成关键节点施工,为巴斯夫项目装置系统吹扫提供了重要保障。

能源与物料双向流通

在东海岛京信电厂园区外,工人们正操作着机械臂工程车进行管道连接作业。投入使用后,来自电厂的热力能源将通过这些管道输送至巴斯夫等园区企业,为企业生产注入稳定动力。与此同时,来自各企业的产品和物料也可通过这一系统高效输出,实现能源与物料双向流通。

不远处的中科炼化南门前,湛江众和化工有限公司(下称“众和化工”)的碳五综合利用装置持续平稳运行。作为中科炼化的下游企业,众和化工通过专用管道与公共管廊无缝对接,构建起从上游“端到端”的裂解碳五原料闭环供应体系。明黄色的输送管道将原料持续、安全、封闭地输送到众和化工储罐区,展现出高效精准的现代化工物流体系。

“我们通过对裂解碳五的深加工,生产出异戊二烯、间戊二烯和双环戊二烯三种产品。”众和化工公司技术负责人介绍,“这些是制造SIS树脂、橡胶及不饱和树脂的重要原料,最终广泛应用于轮胎、路标漆、粘合剂等多个新兴领域,市场潜力广阔。公共管廊不仅极大保障了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的安全稳定,还通过规模化、连续化的输送方式显著降低了运营成本,提升了产品整体竞争力。”

湛江实华化工有限公司(下称“湛江实华”)作为东海岛化工园区首批入驻企业,同样深度融入了这一双向能源物料循环网络,即通过公共管廊接收来自中科炼化的氢气、氮气、蒸汽、碳九、焦油及脱盐水等物料用于生产双氧水、碳九及焦油系列产品。

湛江实华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共管廊彻底改变了传统物料运输方式,实现了从‘多次转运’到‘点对点直达’的升级,在大幅节约成本的同时,显著降低安全与环境风险。在依托中科、巴斯夫、宝钢等大型企业背景下,通过公共管廊连接了工业园区内的各个下游企业,大幅度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目前,该公司与巴斯夫相连的氢气管道已经建设完成,预计10月正式投用。